你是否觉得自己的听力在安静环境下没什么问题,但是在吵的地方听不清楚,去医院做个纯音测听检查,结果也是在正常范围内。别掉以轻心,你可能存在隐性听力损失。
那么,什么是隐性听力损失?危险因素有哪些?又该如何治疗呢?本篇文章将带您进行初步了解。
什么是隐性听力损失?
隐性听力损失(hiddenhearingloss,HHL),是由于噪声暴露、药物损伤和(或)年龄老化等因素导致的耳蜗传入通路病变,不影响听觉灵敏度。
患者常规听力正常,仅表现为噪声环境中言语识别率下降。
哪些因素会导致隐性听力损失?
❂噪声暴露
❂年龄衰老
❂耳毒性药物
目前研究显示,上述危险因素导致的内毛细胞突触损伤是HHL最主要的损伤部位,且损伤早于毛细胞的损伤,但并不影响主客观听阈。
与以往传统认识中感音性听力损失主要病变部位是耳蜗毛细胞,临床表现为纯音听阈升高等特征有所不同。
临床表现
01、患者往往有噪声暴露史,高龄等危险因素;
02、常规频率纯音听阈、ABR的Ⅴ波阈值正常;
03、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降低;
04、耳鸣和听觉过敏;
05、声源定位、音乐感知变差。
临床诊断方法
既然患者的常规听力检查都正常,临床上该如何进行判断?
目前,诊断HHL的核心损伤——内毛细胞的突触损伤或不完全修复,金标准是使用组织学方法对突触标记进行定量计数,但这在临床上是不可能完成的。
现有临床研究文献中“确诊”为HHL的病例,通常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①常规频率纯音听阈、各频率ABR的V波阈值正常,DPOAE均引出;
②中高刺激强度下ABR的I波[或ECochG的复合动作电位(CAP)]幅度降低。
此外,频率跟随反应,也叫包络跟随反应,是稳定反映脑干水平神经元对于刺激声的反应同步化活动的诱发电位,对耳蜗突触病变敏感,可替代上述中的第②个方法。HHL患者频率跟随反应幅度降低。
各种噪声条件下的言语识别测试反映的是HHL的阈上功能,在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基础上可以确认HHL在患者中的存在。
HHL的临床诊断一定不是单一的测试方法,而是测试组合,以下是一些文献提出的诊断方法以及指标:
干预及预防
1、干预
关于HHL的可能干预,现阶段尚无特异性的方法。
助听器中的方向性麦克风、降噪以及无线辅件等均有助于提高信噪比,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噪声环境下的言语识别能力。
2、预防
隐性听力损失的防护主要是防止过多的噪声暴露。
耳机的使用,我们强调一个“60-6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耳机整体音量的60%,持续佩戴耳机时间不超过60分钟。
对于那些工作环境脱离不了噪声的人来说,一定要佩戴防噪音耳塞。重庆仁品耳鼻喉医院以人为本,患者至上,以优质的医疗服务,高效的医疗水平,服务于广大耳鼻喉患者,深受重庆地区耳鼻喉患者的喜爱,为了回报这份厚爱,重庆仁品耳鼻喉医院现开通免费在线问诊服务,现在拨打:023-63657999,就能直接和专家通话,网上预约,还可免挂号费哦!